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

2020-09-30 00:45:24 来源:中超直播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1)

本文无剧透,可放心食用,如果不是因场外因素这么被阉割,应该能打7.5分,现在的成片只能打6.5分。

年初的《夺冠》因为和陈忠和以及老女排的恩恩怨怨,又遭遇换名风波,最终磕磕绊绊的迈入了春节档,但旋即又因疫情而与观众无缘,几经波折后终于在十一前的这个周末与观众见面了。

糟糕的观影体验

整体观影体验相当灾难,彭昱畅和黄渤分饰的陈忠和变身伏地魔,成为了一个不能提名字的人,全程只能以“陪打教练”指代,80年代女排更惨,没有一个配拥有姓名,就连一位女排运动员因病去世,遗像上的名字也被“巧妙”的遮挡了。更让人难受的是,80年代女排的内容几乎占据了本片一半的篇幅,因为从故事结构上就是讲述的就是以郎平和陈忠和为线索人物的两代女排的变迁,而前代女排的消失始终让人如鲠在喉,朱婷惠若琪新一代女排甫一登场,就用字幕打出了名字,更是与前代的对比显得荒唐讽刺,不知道内情的人也许还以为陈可辛一碗水端不平,严重偏心新一代女排呢。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2)

台词不知道改了多少,数不清多少次口型对不上,一些镜头的剪辑突兀而诡异,甚至构图就尼玛离谱,云城严重怀疑有些镜头像《八佰》遮青天白日旗一样放大了画面,陈可辛虽然谈不上是多么顶流的导演,但也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除了没有人名、口型对不上这些非常直观的缺点,还有明显的情节删减,比如郎平08奥运与陈忠和的私下会面,以及郎平出任女排总教练前后的情节,明显存在多处生硬剪辑,镜头间多处显得十分跳脱,缺乏明显的前后逻辑关系。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3)

郎平女儿白浪演年轻时期的郎平,真像

当然本片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可以说如果没有场外因素导致的剪刀纷飞,本片的完整呈现应当是一部成色不错的类型片,至少是不谈多大创新突破,但绝无大过的存在。比如镜头上观感最好的反而是三场比赛,中日世界锦标赛、08中美大战和16中巴大战,都将赛场那种惊心动魄、紧张高压的场景描摹的不错,虽然已经知道了结局,还是忍不住暗暗为姑娘们捏了一把汗。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4)

演技上巩皇还是厉害,从预告片中一看那种形象,就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电影中的巩皇就是郎平本人,自信、沉着、果决、雷厉风行,不苟言笑,一出场就带着一股slay全场的强大气场。黄渤、彭昱畅的发挥也算不错,最让人没想到的是惠若琪、朱婷、张常宁等队员的演绎,本以为不是专业演员的她们在镜头前会显得颇为生涩,结果却非常自然的演出了应有的感觉,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日常训练中,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真实而不做作,相当出色。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5)

对女排精神的总结与反思

本片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对女排精神的反思,“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终于有一部电影肯道出新中国自成立起国人脆弱的民族自尊,如果说以前我们确实国力孱弱,民族自尊脆弱可以算有情可原,那么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虽然经济上去了,但国民的自信心却始终没上去,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在极度自负和极度自卑之间来回切换,缺少一个与我们现今国力相称的平稳心态。所以任何一部想在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都不能随意摧毁中国的地标建筑,因为这必将招致中国观众的怒火,并被拔高上升到美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侮辱,那么结果将会显而易见。当与美国、日本的比赛总是不可避免的与民族主义、爱国情怀挂钩的时候,体育也就很难再单纯地享受竞技的魅力了,而这,也正是片中女排姑娘们,尤其是80代女排们身上沉重包袱的所在,一场比赛,关乎的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家国颜面,如何能没有压力呢。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6)

这种民族自信的缺失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对比,如果是印度阿三拍一部意淫大片。比如一个兰博式的阿三哥,深入中国境内,在中国军事基地杀个七进七出的电影,大部分国人的态度是嘲讽轻蔑的,谁也不会真把这种电影当回事,也不会去向印度政府抗议这种电影伤害了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因为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从未在中国身上取得任何胜绩,国民对阿三的态度是不屑一顾的,但如果是美国或者日本出一部,进攻中国或者说宣示钓鱼岛主权的电影,虽然同是意淫片,国人的态度却大多是愤怒痛斥,而非以看热闹的心态轻蔑嘲讽,这里面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但也有因为知道对方的强大,所以民族自尊格外敏感的因素在作祟。

颇为讽刺的是,虽然片中在劝大家不要那么在意输赢,片名却从《中国女排》改成了《夺冠》,只能说民族自信心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7)

还有一句台词也不错,“排球不是你们人生的全部”。正是在这个点上,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完成了一次巧妙的融合,郎平为女排带来了新的东西:你们是职业运动员,运动员也仅仅是你们的职业,你既不是为了国家打球,也不是为了父母打球,而是因为喜欢与热爱,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而在你排球运动员生涯结束以后,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8)

就像女排精神,它属于一个地方,属于一个集体,但对于一个女排运动员来说,它只属于生命中某个特定的阶段,而非全部的人生。

不过虽然郎平嘴上这么说,但作为80年代的老队员,最原始的女排精神早已在她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如果不是因为有信仰,如果不是因为对这片土地,对女排事业的热爱,她又为什么会在美国女排蒸蒸日上之时,重回中国,临危受命执掌教鞭呢?

继改名风波之后,中国女排连姓名也不配拥有了吗?(9)

正是这样的“心口不一”,让郎平成为了一名值得我们尊敬的运动员与教练员,无疑也是中国女排精神最佳的代言人。

搜索关注“云何电影”,品品电影,聊聊生活~


相关阅读

大家都在看